本篇文章632字,閱讀大概需要1分鐘
中秋節,又稱中秋佳節,是我國傳統節日,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,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,與春節、端午節、重陽節、臘八節并稱“五大節”。
中秋節的來歷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,當時叫“盂蘭節”,先秦時期已經開始以月餅為祭品,祭祖祭神;漢代時期更名為“中秋節”,唐宋時期月餅、棗子、核桃等食物開始在中秋節中出現,并作為重要的傳統習俗流傳至今。
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,其中最為著名的習俗就是吃月餅、賞月、猜燈謎、劃船、放煙火等。其中吃月餅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,它有著傳統的文化內涵,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“明月幾時有”、“把酒問青天”等,它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情感,希望家人團圓,祝福家人平安。
棗夾核桃,又稱“棗桃”,是中秋節的傳統食品,也是中秋節送禮的常用食品。棗夾核桃的意思是“和睦家庭”,棗子象征“團圓”,核桃象征“家庭和睦”,它更多的是表達一種情感,希望家人團圓,祝福家人平安。因此,送棗夾核桃,既可以傳遞著祝福,又可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。
棗夾核桃,不僅可以傳遞著祝福,也可以傳承中華傳統文化,另外,棗夾核桃也有許多營養價值,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、B1、B2、C、E,可以補充能量,提高免疫力;核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礦物質、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