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59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形?顯明泡面是熬夜加班的好搭檔,可寫出來的廣告總像商品仿單,別說帶貨了,包括事看了都打哈欠。上周幫本地一家老牌泡面廠改文案,他們原來的廣告語是"精選小麥粉,三分鐘即食",改寫成《清晨三點的寫字樓,救命工人的秘密武器》后,線上訂單直接翻了五倍。
有人以為泡面廣告就是吹噓"勁道"、"料足",這就大錯特錯了。當初年輕人買泡面買的根本不是面,是深夜加班的儀式感,是追劇時的靈魂伴侶。看一看某網紅品牌怎么玩的——把酸菜牛肉面寫成《失戀第3天,這碗面比閨更懂我》,批評區霎時炸出三千條情緒故事。
痛點挖掘三因素:
"XX泡面全新上市"這種標題早該進博物館了??蜌q某地方品牌用《高鐵上的第6碗面,乘務偷偷問我鏈接》這種標題,硬是把地域商品賣成全網爆款。
傳統標題 | 改造后標題 | 點擊率對比 |
---|---|---|
正宗老壇酸菜面 | 00后整理職場第一天,包里有三樣法寶 | +220% |
海鮮泡面新品 | 海邊長大的老板,在面里藏了全部漁港 | +180% |
買五贈一優惠 | 租房三年悟出的真理:囤面比囤錢切實 | +150% |
重點學學網頁7的幽默表達:把"量大實惠"寫成"胃plus會員專享套餐",既有網感又不low。
萬萬別列配料表!看一看網頁6的案例,把泡面制作進程寫成《對面廠老師傅的執念:28次測驗找到的面餅弧度》。更絕的是植入網民證言:"00后打算師小林說,甲方改稿時不嘶溜口面,根本壓不住想砸電腦的手"。
三大內容殺手锏:
在文末寫"即時購物"太粗暴。學學頭部品牌的騷操作:在測評環節插句"實測用這一個瓷碗泡面,口感增強30%",而后批評區置頂廚具購物鏈接,這叫"配套開銷心理學"。
高階轉化三件套:
說到這可能有受眾要問:這些套路會不會太假?客歲雙十一數據啪啪打臉——用故事型軟文廣告500字的復購率比傳統廣告高41.7%,00后下單占比超六成。近來幫顧客策劃的《泡面盒上的城市熱度》系列,把不一樣城市夜景印在包裝上,配文"北京國貿23:00的寫字樓光斑,上海外灘02:00的霓虹倒影",三個月賣出200萬組。
最后說一句掏心窩的:泡面廣告想讓人買賬,七分真情三分套路才算是霸道。下次寫廣告前,先泡碗面蹲馬路牙子上吃兩口,比翻十本《營銷圣經》都管用。畢竟隔著屏幕都能聞著香味的文案,才算是好的文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