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28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也常刷手機看雞湯文,終局越看越焦慮?上周我街坊老李頭說了句大瞎話:"當初互聯網上那些正能量,跟超市特價雞蛋似的,搶的時間熱鬧,回家發現根本吃不完。"這話可把我點醒了——咱們個別老百姓要的真能量,得是能下飯的硬菜,不是友人圈的濾鏡美顏。
一、正能量不是打雞血,而是...
昨天在地鐵上聞聲倆姑娘吐槽:"咱們主管天天喊正能量,自己加班到禿頂還讓咱們保持微笑。"這話可這太甚真實了!真正的正能量應該像老面饅頭,切實管飽。比如說我家樓下修車的老王,每次給人補胎都哼著小曲,他說:"車轱轆轉得順溜,日子才可能往前滾不是?"
劃重點:
二、友人圈打卡=自我感動?
我表妹客歲報了21天讀書打卡,終局第3天就開始抄書摘。這事兒讓我琢磨清晰了:儀式感太重反而容易翻車。就像我媽腌酸菜,得在缸里踏實悶三個月,你非要天天掀蓋子看,最后斷定長白毛。
靈魂拷問:
Q:為啥越努力正能量越少?
A:你把勁兒使錯地方了!舉一個栗子:
三、5個菜商圈聰明
上個月在早市跟賣菜大媽偷師幾招,比什么成功學都好使:
四、能量守恒新解
我二舅在工地干了二十年,他說了個真理:"鋼筋水泥不騙人,你澆多少混凝土就撐多大樓。"過日子亦是如許:
對比測驗:
行為 | 假正能量 | 真能量 |
---|---|---|
遇到糟心事 | 強行微笑 | 罵句方言 |
共事升職 | 違心祝賀 | 求教閱歷 |
減肥失敗 | 自我PUA | 改吃燉菜 |
五、能量傳染的玄學
我視察小區廣場舞大媽三年了,發現個神奇規律:
你興許會說:"這不就是情緒傳染嗎?"沒錯!但咱要的是那種"煎餅果子來一套"的切實勁兒。上回看快遞小哥等紅燈時背單詞,比什么勵志標語都管用。
近來有個調查數據挺有意思:超過68%的人以為菜商圈比健身房更存在治愈力。要我說啊,真正的正能量就該像東北地暖——不顯山露珠,但讓你從頭到腳都舒坦。從今天起,試試把"加油"換成"整點硬菜",保準你的能量賬戶余額蹭蹭漲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