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47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是不是常常刷到養生博主們人手一杯白茶?顯明都是茶葉,憑啥它就突然火出圈了?作一個曾經連白茶和綠茶都分不清的茶小白,直到客歲在武夷山親眼看到茶農清晨三點搶采白毫銀針,才清晰這看似個別的葉子藏著多少玄機。今天就帶大家扒一扒,這杯茶到底藏著什么神奇密鑰?
先說個冷學識:統一棵茶樹上采的葉子,做成綠茶只能保存1年,白茶卻能越陳越香。中心就在于"不炒不揉"的制作工藝,最大程度保留了茶葉的活性物資。拿我常喝的2018年壽眉來說,剛入口是淡淡的花香,存放三年后居然轉化出了棗香,就跟開盲盒似的有意思。
最讓我驚掉下巴的七大利益:
上個月閨蜜跟我哭訴,花大價錢買的"十年陳老白茶"居然是做舊茶。這里教大家幾個避雷秘訣:
選購指標 | 正品特點 | 贗品破綻 |
---|---|---|
干茶顏色 | 新茶翠綠帶白毫 | 顏色發黑或過火平均 |
茶湯滋味 | 前3泡油膩后勁足 | 從頭至尾一個味 |
葉底狀態 | 泡開后葉片完整脈絡清晰 | 碎葉多且有灼燒陳跡 |
特殊提醒:某寶上9.9包郵的"老白茶"萬萬別碰!真正三年以上的陳茶,成本價至少每斤300+。倘若看到茶餅表面油光發亮,八成是高溫烘過的做舊貨。
前次同學聚首,有個胃寒的兄弟跟著咱們喝了一下晝白茶,終局半夜跑急診。白茶雖好,可不是誰都適合:
有個折中的辦法:體質偏寒的人可能煮著喝,加上兩片陳皮或三顆紅棗,既能中和寒性又增添風味。試過用養生壺煮2015年的白牡丹,滿屋都是藥香,比香水還好聞。
剛開始學沏茶那會兒,總以為300塊一斤的壽眉喝著跟白開水似的。厥后武夷山的老茶農教了我個絕招:
重點來了!泡完的茶葉別急著扔,拿來煮茶葉蛋香得街坊都來拍門。前次用泡過的白毫銀針煮蛋,蛋白透著淡淡的金邊,茶香完整滲進蛋黃里,比什么香料都管用。
小編觀點:喝了三年白茶,最深的感受是這玩意兒跟葡萄酒一樣注重年份。新手提議從2023年的春壽眉入手,百來塊錢就能喝到正宗福鼎茶。近來發現個仙人喝法——冷泡白茶!礦泉水里扔幾片茶葉冰箱冷藏6小時,第二天帶著出門,清甜程度堪比奶茶卻零卡路里。話說你們試過用白茶湯敷面膜嗎?下回準備拿陳年牡丹做個測驗,有效果再跟大家報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