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9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哎我說,近來友人圈是不是被楊梅刷屏了?昨兒個老同學發來靈魂拷問:"為啥別人家的楊梅推文能賣斷貨,我寫的就像菜商圈吆喝?"這癥結讓我想起上周在水果店,老板指著滯銷的楊梅直呻吟——好東西不會說,真是急死個人!
先說個冷學識:中國楊梅產量占寰球98%,可客歲尚有30%的優質果爛在樹上。癥結出在哪?不會講故事唄!你看人家托口楊梅的推文,開頭就整活:"咬一口,舌尖霎時失守!"這誰頂得?。?/p>
三大必殺技你得學:
突然想到個反例:前次看到個推文寫"自家楊梅個大味美",終局配圖還沒我指甲蓋大。這種圖文詐騙直接致使退貨率飆升45%。
新手最常踩的雷,我整理了個對比表:
作死操作 | 反面課本 | 保命方案 |
---|---|---|
自嗨式吹捧 | "天下第一楊梅" | "清晨三點采摘的鮮氣" |
新聞過載 | 20條種類先容 | 聚焦"東魁大如乒乓球" |
缺少場景 | 干巴巴的營養成分 | "冰鎮后直接啃,解暑神器" |
記得有個農戶把楊梅文案寫成"祖傳三代種梅人",終局被00后吐槽像古董仿單。厥后改成"00后蜜斯姐的爆汁日常",販賣額翻了兩番。
總有人問:"楊梅只能鮮吃?"格局打開啊家人們!客歲幫民宿策劃楊梅宴,開拓出這些仙人吃法:
最絕的是見過個茶飲店,把楊梅汁做成"腮紅特飲",文案寫"喝出少女顏",一個月賣出5000杯。這腦洞,不服不行!
上周街坊李嬸買了三斤楊梅,終局半斤都是蟲。氣得她逢人就吐槽:"當初的商家良心被狗吃了!"切實挑楊梅有門道:
倘若網購呢?認準"冷鏈直達"四個字??蜌q某網紅店用個別快遞,到貨都成楊梅醬了,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說出來你可能不信,佳構楊梅禮盒能賣到50塊一斤,是菜商圈價錢的5倍!這里頭門道深了:
不過提醒新手,萬萬別學某些商家搞"仙姑授梅苗"的虛偽傳說,當初潛伏顧客精著呢,被抓包就是永恒拉黑。
要說我最信服的,仍是誰人把滯銷楊梅做成表情包的果農。推文里寫著:"你點的不是水果,是山里娃的學費",當天訂單直接爆單。故此啊,賣楊梅賣的不是果子,是情緒代價。下次寫文案前,先問一問自己:這條推文,能讓受眾嘴角上揚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