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186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有沒有發現,身邊總有人捧著保溫杯喝中藥,可胃病仍是反反復復?上個月友人聚首,做司帳的張姐又捂著胃喊疼,她包里常年備著胃藥,但每次吃完麻辣燙就犯病。切實咱們的老祖宗早把護胃法門寫在《本草綱目》里了,李時珍四百年前留下的養胃聰明,今天用對了比吃藥管用!
先別急著搖頭!客歲北京中醫藥大學做了個測驗,讓200名慢性胃炎患者天天喝改良版李時珍麥冬山藥粥,三個月后78%的人胃脹氣消逝,這一個數據比個別胃藥還高15%。中心就在于古方注重"七分養三分治",和古代醫術的胃黏膜修復定律不約而同。
古法養胃VS古代療法的對比表
古法養胃 | 常規治療 | |
---|---|---|
奏效速率 | 2-4周逐步改善 | 1周迅速止痛 |
副感化 | 簡直為零 | 可能激發便秘、頭暈 |
復發率 | 半年復發率22% | 三個月復發率45% |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里特殊提到南瓜小米糊,這可不是隨意寫的。古代檢測發現,南瓜里的果膠可能在胃里構成保護膜,小米含的色氨酸還能安撫焦慮——要知道當初70%的胃病都是情緒鬧的。上個月教樓下早餐店老板在菜單加"養胃套餐",光賣南瓜小米粥就多賺了三成業務額。
家室版養胃三件套
客歲在亳州藥材商圈蹲點發現,當初市面上的茯苓80%都是面粉壓的!真貨得挑截面有云紋、咬起來微微粘牙的。倘若懶得辨別,直接買茯苓餅當下晝茶,北京百年邁字號出的那款,掰開能望見整片茯苓切片。
常見養胃藥材避坑指南
開網約車的李師傅最有談話權。他從前天天啃冷饅頭趕單子,胃潰瘍重大時方向盤都握不穩。厥后按古方調養,天天早上用砂鍋煨猴頭菇雞湯,堅持半年再去復查,胃鏡報告讓醫生都驚訝——本來雞蛋大的潰瘍面只剩下芝麻點。
他的私人調理表長如許:
6:30 喝溫蜂蜜水(槐花蜜兌40℃溫水)
7:00 吃蒸蘋果配山藥糕
12:00 必喝養生湯(黨參+黃芪+豬肚)
19:00 飯后散步時揉中脘穴
上個月藥店促銷員非要給我媽推舉蛋白粉,說是養胃圣品。終局一查成分表,乳清蛋白反而刺激胃酸分泌,不如改吃發酵黑豆,里面的小分子肽直接介入胃黏膜修復。
干了十年健康編輯,最深的體會是:李時珍留下的不但僅是藥方,更是種生涯聰明。當初人總想著有什么神藥,卻忘了胃是要"哄"著養的。下次胃不舒服時,不妨先把外賣軟件卸載了,照著《本草綱目》里的食養方子吃三天,你興許會發現,原來養胃的鑰匙始終掛在自家廚房墻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