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68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為什么別人的穿搭總能刷爆友人圈?
這一個癥結困擾過不少服飾店主。客歲杭州四序青有個檔口老板娘,她家衣服顯明和隔壁格式差不多,但友人圈點贊量就是多三倍。厥后發現秘密就藏在天天發的九宮格圖片里——每張圖下都藏著經心打算的文案,閃開銷者自動轉發。
1. 把仿單變成故事會
咱們買衣服最煩看成分表,但倘若換成“新疆長絨棉在38度陽光下暴曬180天”這種描寫,是不是立刻有畫面了?某原創打算師品牌就靠這招,把個別棉麻衫賣出輕奢價,復購率增強40%。
2. 痛點要戳得準還需要戳得疼
梨形身體別總說“顯瘦”,換成“藏住過年吃出來的泅水圈”
職場新人別寫“通勤穿搭”,改成“面試官看不出是淘寶貨的法門”
某網紅店用“救命衣柜里永遠缺一件”的系列文案,三個月漲粉20萬。
3. 數據會談話更要會撒嬌
別說“透氣性增強30%”,試試“像給皮膚裝了小空調”。有個鍛煉品牌把專業參數翻譯成“馬拉松選手私藏的移動冰袋”,當月販賣額翻番。
1. 給衣服編個宿世今生
杭州某漢服店給每件衣服配了200字小傳,有個客人買了12套就為湊齊“宋朝十二時刻”故事集。這種玩法讓客單價從300漲到800。
2. 把試衣間搬到手機上
九宮格穿搭別光曬圖,配文“周二聚首戰袍vs周五約會戰衣”
直播時別喊“3!2!1!”,改成“這件襯衫我留了最后一件自留款”
某深圳女裝品牌用這招,直播間轉化率增強25%。
3. 讓老開銷者變成自來水
搞個#最意外的搭配#話題,曬圖送干洗券。有店主網絡了200張素人穿搭照做成電子雜志,反而比專業模特圖更帶貨。
1. 別當復讀機
天天發“清倉特價”不如每周講個進貨故事。某批發商圈檔口老板記載廣州拿貨日常,意外收獲批發顧客。
2. 罕用濾鏡多說人話
別寫“匠心工藝”,換成“老師傅戴著老花鏡縫了3小時”。廣州十三行有個檔口把縫紉進程拍成連續劇,意外帶火滯銷款。
3. 節日營銷要會碰瓷
情人節別只推情侶裝,試試“單身也能穿出桃花運”。有店主在白色情人節推“前任看了會后悔”系列,當天清空庫存。
4. 批評區比注釋重要
故意在文案留個錯誤字,等粉絲來糾錯就送優惠券。這招讓某淘寶店的互動量暴漲3倍。
5. 別迷信爆款模板
看到別人家“秋日的第一件風衣”火了,可能改成“能穿去省墓也能穿去相親的萬能外衣”。差異化才算是霸道。
1. 友人圈排版天生器
九宮格中間放收款碼,周圍八張圖配不一樣文案。某微商靠這一個模板,日收賬沖破5位數。
2. 開銷者評估接受站
把“顯瘦”“品德好”這一類常見評估,改成“穿上像瘦了十斤”“洗衣機滾了十次沒起球”。真實反饋最動人。
3. 氣象關系寫作法
熱度降5度就推“突然降溫也不怕的加絨神器”,雨季推“淋雨也不透的約會戰袍”。某連鎖品牌靠氣象營銷,業績增強18%。
說點掏心窩的話
做了八年服飾文案,見過把地攤貨寫成輕奢品的鬼才,也見過把打算師款寫成地攤貨的憨憨。說到底,好的文案不是文采比賽,是幫開銷者找到掏錢的因由。下次寫文案前,先把手機給店里最毒舌的保潔阿姨看一看——她可能看懂,這文案就成了八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