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203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(清晨三點的手機屏幕亮起)你第28次刪掉剛寫的軟文開頭——顯明拍了九宮格萌娃照,配文"超好用"卻沒人點贊?別急,這事兒我熟!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聊聊,怎么讓怎么吸引寶媽軟文既有熱度又能帶貨。
問:育兒號這么多,憑啥別人家的總刷屏?
答案藏在三個"不知道"里:
客歲有個案例特絕:某奶粉品牌用"清晨三點喂奶實錄"系列圖文,把商品融入哺乳期就寢攻略,三個月販賣額翻三倍。找準焦慮點,比拍100張萌娃照都管用。
迷惑:標題帶"寶媽"就充足了嗎?
試試這套三重引誘公式:
初級版 | 進階版 |
---|---|
"寶寶輔食推舉" | "5種讓挑食娃暴風吸入的彩虹粥" |
"紙尿褲測評" | "半夜漏尿?三招告別洗床單噩夢" |
"育兒閱歷分享" | "被婆婆罵了三年,我終于學會如許帶娃" |
重點來了:數字+沖突+化解方案,這三個因素湊齊,打開率至少提50%。有個做母嬰代理的姐妹,把標題從"代理招募"改成"帶娃三年,我靠這一個副業存下早教費",咨詢量直接爆了。
難題:寫干貨像仿單,寫故事像記流水賬?
掌握這一個場景化植入法:
某母嬰號做過測試:純商品先容文閱讀量2000+,改成"婆婆嫌我亂費錢,直到望見娃自己吃飯"的故事體,閱讀直接破10萬+。記著,媽媽們買的不是商品,是化解方案。
痛點:發了沒人互動咋整?
偷師社群經營三大絕招:
有個做童裝的寶媽,在推文里放了自家娃試穿衣服的"災難現場"九宮格,配文"求安慰",終局批評區變成大型比慘現場,當天轉化率飆升300%。有些時間,逞強比逞強更招人愛。
(咖啡杯重重放下)說個得罪人的大瞎話:當初軟文寫作不會采用東西,就像帶娃不用尿不濕。但別傻乎乎直接讓AI天生全文,得這么玩:
有個90后寶媽用這招,把"嬰兒濕巾成分表"改成"醫護姑姑教我選的救命紙巾",帶貨文案直接出圈。東西是槍,人才算是扣扳機的誰人。
(晨光透進嬰兒房)最后甩句掏心窩的話:怎么吸引寶媽軟文別老想著賣貨,先想怎么幫人。見過最絕的案例,是個賣吸奶器的賬號天天教職場媽媽怎么懟引誘,終局商品反而賣爆了。下次寫文案前,先把網民當閨蜜——她們要的不是專家,是能一起吐槽豬隊友的姐妹。對了,倘若望見競爭對手在推"完善媽媽"人設,偷著樂吧,真實帶點瑕疵的文案,當初才算是流量密鑰!